咨询电话:13359207812

— 新闻资讯 —

联系我们/ CONTACT US
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13359207812
乐鱼在线

邮箱:1005214055@qq.com

手机:13359207812

电话:13359207812

地址:陕西省咸阳市彬县朱家湾村渭北工业园区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让配电网适配“新角色”

来源:乐鱼在线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16 06:21:18 人气:1

  当屋顶光伏、智能家电、新能源汽车成为日常,当需求响应、虚拟电厂和储能设施成为标配,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、承载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  作为电力供需双方直接广泛互动的场域,更是实现新型电力系统“供需协同”的重要平台,配电网该如何革新与破局?

  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,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。在我国,通常指的是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(330)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(经济开发区)等局域电网。

  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当下,配电网与“双碳”目标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关系愈发密切。2024年以来,涉及配电网的重磅政策密集发力,配电网逐步走到聚光灯下。

  2024年2月,国家发改委在《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中指出,要推动配电网在形态上从传统的“无源”单向辐射网络向“有源”双向交互系统转变,在功能上从单一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。这是我国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后,国家部委层面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指导配电网建设。

  2024年7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、国家数据局发布的《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(2024—2025年)》提出,要开展配电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等9项专项行动。

  同年8月,国家能源局发布《配电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实施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标志着我国配电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开启新阶段。该《方案》要求紧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,加快推进一批电网建设改造任务,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,满足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大规模发展要求。

  政策的频频助力,为配电网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,也让配电网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。当然也应看到,配电网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要求、新任务、新挑战。

  能源转型便是其中之一。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质量加速推进,分布式光伏慢慢的变成了电力供应中不可或缺的能源。家庭、企业、社区层面的分布式发电设施普及率急剧上升,不仅实现了用户侧用能需求的自给自足,还促进了富余电力上网。

  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2月,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.86亿千瓦,同比增长45%,其中分布式光伏为3.75亿千瓦。2024年,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6.8%。

  再看另一组数据,2024年,我们国家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30.2万辆,同比增长37.5%,零售渗透率为49.4%,较上一年同期渗透率提升9.1个百分点。预计2030年,新能源汽车充电所需的最高电力负荷有望达到1亿千瓦。

  分布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、新能源汽车等“新角色”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使得分布式电源渗透率、新能源汽车消费比例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逐步的提升。随之,对新能源接入与消纳的“最先一公里”的配电网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  从乡村阡陌到城市街巷、从寻常人家到楼宇厂房,配电网“上传下达”,是电力传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点多面广、不可控因素多。

  最直接的一个特征是,配电网从传统“无源”电网转变成了“有源”电网。传统的配电网主要承担的是一个电能输送的角色,将上级电源逐级送到用户手上,而新型能源体系下的配电网则全然不同。

  “当自给自足后富余的分布式光伏电量输送给大电网,此时的配网就从一个电能输送者的角色变成了一个电能的供给者,也就是配电网也有电源了,从原来只有输送电源的单一通道变成了一个有来有回的双向通道。”国网浙江经研院电网规划中心配网规划室员工林玲表示。

  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,可以充当电能供给者的角色。尤其是在迎峰度夏、迎峰度冬等用电紧张时期,电动汽车可以向电网放电,将电暂时腾出来用于缓解负荷高峰时期的用电紧张。

  一方面,我们应看到这些新主体、新业态在“双碳”目标背景下的环境友好性,且在用电高峰时期对电力的保供作用。另一方面,也应看到这些新主体、新业态的接入都聚集在配电网,配电网的不适应已经显现。

  2023年6月,国家能源局对6省开展分布式光伏剩余可接入电网容量摸底。结果显示,除浙江外,其他省份均出现了并网困难的情况。

  但浙江也并非无后顾之忧。在国家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以及浙江省“光伏+”行动的大力推动下,浙江的光伏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展热度不减。截至目前,浙江光伏中分布式光伏占比超80%。依照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电网承载力的评价标准,浙江省90个县(区、市)中,18个县已无新增分布式光伏接入空间。

  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热度也不减,当前,浙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,位列全国第二;公共充电桩累计建成19万个,保持全国领先。

  分布式光伏、新能源汽车等新要素的大规模增长,有可能导致配电网的规划布局跟不上。此外,当这些新型主体接入配电网后,源荷时空不匹配加剧,造成电源波动性强,有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线路重过载、电压越限,使调度运行、协同控制变得更复杂等。

  “如果电压质量有波动,就会对公司制作的产品造成影响,甚至报废。”浙江用力电子陶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肖亚娟表示。电能质量的好坏对企业特别是高新企业来说至关重要。因而,必须实现对分布式资源的有效调控,提高配电网的承载力。

  此外,电力市场是调节分布式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。但目前,分布式资源虽以负荷聚合商的方式参与市场交易,但仍不需承担电力系统的调节成本,相关机制也尚未形成。

  在此情况下,配电网的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也不再是可选项。加快高效互动型新型配电网建设,打造安全高效、清洁低碳、柔性灵活、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,成为应时之举。

  当前,电力系统特性已经深刻改变,配电网在适配“新角色”的同时,面临诸多新问题,如何破“新”?浙江正在积极探索。

  国网浙江电力科学引导新能源规划布局,构建以网格为单位的配网新能源消纳评估模型,基于网格划分的层次结构,采取典型特征负荷曲线自下而上的叠加策略,逐层获取“地块—单元—网格—分区”的全景负荷时空分布信息,研究新能源并网影响分析与配电网承载力,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网需求、大规模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用电需求,引导新能源科学布局、有序开发、就近接入、就地消纳。

  除了技术上的创新,国网浙江电力还通过强化政企协同,建立相关机制。在衢州,供电公司与政府协作,推动出台地区屋顶光伏管理工作指导意见,落地友好型屋顶光伏服务机制,积极解决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需求,预防涉网设备性能质量参差不齐、接网规模申报不规范等问题。

  “为全力推动光伏项目规范发展,衢州市将加大政策引导力度,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支持,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接网及配套工程建设,持续实现光伏发电全额消纳。”衢州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陈潇介绍。

  国网浙江电力还构建分层分级分区调控体系,推进源网荷储协同控制,实现配电网层面源网荷储协同调控、区域源荷功率实时自治平衡控制,形成“分级平衡、分区自治”典型模式,支撑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,大规模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多元互动。浙江海宁尖山“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”是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,海宁尖山工业园区以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高新企业为主,年最大用电负荷超73万千瓦,月均用电量超4亿千瓦时,是典型的高电力负荷密度工业区。园区目前有232家企业安装了光伏,容量达43.14万千瓦。

  为更好地服务示范区的用电需求,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打造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平台。“该平台可对聚合的源网荷储四侧资源做多元化的分析,自动生成策略,调控各侧资源,实现全域多级源网荷储协同互动,寻求能源供需多维度的自我平衡。”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褚明华介绍。

  在杭州,2024年夏天的用电高峰时段,有蔚来车主“尝鲜”车网互动实现获利。车主郑先生在钱江世纪公园V2G充电桩前,通过国家电网“e充电”App启动放电一个小时,将车上60千瓦时电反冲回电网,获得了2000蔚来积分,能够适用于在蔚来的商城购买商品。

  按照浙江26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计算,如果全都常态化参与这样的互动响应,则可挖掘储能潜力近1亿千瓦时,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电力新市场。

  意识到这些零散资源的合力作用,国网浙江电力积极探索配电网与“聚合主体”融合发展新格局,加快培育分布式资源聚合商,试点开展虚拟电厂建设,明确负荷聚合商、光伏聚合商、虚拟电厂等经营主体地位,探索建立分布式资源聚合规则体系,引导配网新业态健康发展。

  截至今年2月底,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独立储能、负荷聚合商、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145家,聚合资源数量超4.8万个。在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,浙江众多虚拟电厂、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热情参加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,可调节资源调峰能力突破100万千瓦。

  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,曾经不显山不露水的配电网,终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“主角”。

新闻资讯

X乐鱼在线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yinnuokereijituan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